在个人债务纠纷中,很多人通过人民调解、法院调解达成还款协议,却因未采取保障措施,导致对方 “签了协议不履行”,白耗时间精力。掌握调解协议履行的保障方法,才能让 “纸上协议” 落地为实际还款。
首先,签订调解协议时明确 “违约条款”,增加违约成本。调解协议中需加入严格的违约条款,让对方不敢轻易违约:1. 约定高额违约金:如 “若未按约定时间还款,需按未还金额的每日 0.05% 支付违约金”,且违约金总额不超过未还金额的 30%(符合法律规定);2. 明确违约后果:如 “连续 2 期未还款,债权人有权要求一次性偿还剩余全部债务,并可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”;3. 约定费用承担:如 “因违约导致债权人提起诉讼,产生的律师费、诉讼费、差旅费均由违约方承担”。例如,调解协议约定 “每月 10 日还 5000 元,分 10 期还清,若逾期,需按每日 0.05% 支付违约金,且债权人可要求一次性还清剩余款项”,能有效约束对方按时还款。
其次,及时申请 “司法确认”,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。这是保障履行的关键步骤:1. 申请时间:调解协议生效后 30 日内,双方共同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;2. 申请材料:提交《司法确认申请书》、调解协议原件、双方身份证明、相关证据(如借条、转账记录);3. 法院审查:法院会在 7 日内审查协议是否合法、自愿,若符合条件,出具《确认裁定书》;4. 强制执行:若对方未履行,债权人可凭《确认裁定书》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,无需再起诉,法院会查封对方账户、房产等资产,扣划款项。
最后,履行过程中动态跟踪,发现违约及时应对。1. 留存还款凭证:对方每次还款后,要求出具书面收条(注明 “收到 XX 期还款 5000 元,剩余欠款 XX 元”),或保留转账记录(备注 “偿还 XX 调解协议第 X 期欠款”);2. 逾期预警:若对方未按约定时间还款,逾期 1-3 日内立即联系,询问原因,若对方无还款意愿,立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;3. 追加担保:若对方还款能力较弱,可在调解协议中要求提供担保(如第三方保证、房产抵押),若对方违约,可要求担保人还款或处置抵押物。